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

印发《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关于组织各级干部下基层挂点社区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6-08-23

 

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员会印发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关于

组织各级干部下基层挂点社区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的

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5年1月5日)

深盐委〔2005〕1

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关于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的意见》(粤发〔2004〕20号)和市委《关于组织各级干部下基层驻社区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的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区委决定,从2005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在我区开展组织各级干部下基层挂点社区活动。现就我区各级干部下基层挂点社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目标要求,紧密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结合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结合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以街道社区为重点,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推动社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使全区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更加坚强、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党员作用更加突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各级干部下基层挂点社区的具体安排

(一)区五套班子领导挂钩基层。

根据省、市委要求,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本次安排的区五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点与原有的区五套班子领导基层工作联系点保持一致(具体安排见附件一)。

(二)34名机关干部挂点社区。

从区直单位选派34名干部挂点联系17个社区,每个社区安排2名干部挂点(具体安排见附件二)。挂点干部应保证每周下基层时间不少于2天,每年累计下基层时间不少于4个月。

三、各级干部下基层挂点社区的主要任务

(一)领导干部挂钩联系街道、社区的主要任务。

1.帮助联系单位制定、完善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指导意见。

2.区五套班子领导干部每两个月到挂钩联系单位不少于1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干部群众对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帮助挂钩联系单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参加挂钩联系单位有关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活动,列席党组织民主生活会,提出明确要求,进行指导把关。

4.指导、协调区直单位干部下基层挂点社区工作。

(二)区直单位干部挂点社区的主要任务。

2005年区直单位干部挂点社区的工作重点和主题是“三查两建一发展”。“三查”即查社区班子战斗力强不强,查发展环境好不好,查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正不正;“两建”即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一发展”即发展社区事业,推进社区工作,服务社区群众。

1.帮助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协助做好2005年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扬民主,按照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推行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改善社区领导班子结构。

2.帮助加强社区党员队伍建设。协助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年协助开展1-2次党组织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每人联系1-2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优秀青年入党,改变一些社区党员年龄老化、能力弱化、党组织后继乏人的状况。

3.帮助搞好社区服务。参加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协助开展服务居民群众活动。每人联系1-2户困难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特别关注城市低收入群体和贫困居民的生活,做好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协同有关部门帮助特殊困难家庭和流动人员家庭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等困难。

4.帮助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协助开展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引导群众形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先进文化进社区,推进科教、文体、卫生、法律进社区,搞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居民信访工作,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区稳定。带头参加清拆违法建筑、城中村改造工作。

5.帮助建章立制。健全党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制度、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员联系社区事务和联系群众责任制,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党员发挥作用突出;健全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居民自治制度,完善居、财务公开制度,保证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四、挂点社区干部的选拔和管理

挂点社区干部从区直单位干部中选派,要求是党性强、作风正、有责任心、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中共党员,处级干部一般应为45岁以下的后备干部,科级以下干部一般应为35岁以下的工作骨干,也可适当挑选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接受锻炼。

挂点社区干部应于2005年1月10日前赴挂点社区开展工作。入社区前由区委组织集中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

挂点社区干部原则上每年选派一批,实行一年轮换。干部轮换由派出单位按照选派干部要求,在年底提出轮换干部名单,报区委组织部同意。

挂点社区干部挂点期间在原单位的工作岗位、工资福利待遇等保持不变,挂点社区工作期间发生的食宿、交通、差旅补贴等经费,由派出单位按有关规定予以解决。各单位对派出的挂点社区干部,要加强跟踪了解,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照顾。

挂点社区干部的考核由所在街道党工委统一组织,每年年底考核一次,考核等次由区委组织部与所在单位协商,形成挂点社区期间的工作鉴定,记入干部个人档案。街道党工委要切实加强对挂点社区干部的教育管理,定期组织辖区内的挂点社区干部学习交流,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及时向派出单位反馈挂点社区干部的工作表现。对挂点社区期间不认真履行职责、社区群众反映较差的挂点干部,所在街道党工委应及时向区委组织部反映,由区委组织部责成派出单位及时调整挂点干部。要把组织干部挂点社区作为培养、锻炼干部和选拔后备干部的重要方式,把挂点干部在社区的工作表现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干部下基层挂点社区中考察识别干部,表现突出的要优先提拔。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领导责任制。

建立和落实党委(党组)负总责、书记亲自抓、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领导机制。区委成立干部下基层挂点社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为:

组  长:王新建

副组长:陈治华、杜建英、李小甘

成  员:卢叙查、罗为平、李秀忠、徐兆钦、兰

组织、宣传、综治、计划、民政、财政、规划、建设、工商、税务、人力、文化、教育、卫生、城管、计生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区委组织部、基层办负责日常工作,对挂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协调。

各街道党工委书记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要及时了解情况,研究对策,解决问题,抓好具体工作落实。派出干部挂点社区的单位实行“一包三年”,要与挂点社区建立对口挂钩扶持关系,建立机关部门定点包干和选派干部挂点相结合的制度,形成“干部挂点,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格局。

(二)实行分类指导。

各有关单位要认真组织调查研究,摸清社区建设的具体情况,按照下基层挂点社区的任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挂点工作方案,实施分类帮扶。对基础较好的先进社区和示范社区,要提出新要求,引导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处于中间状态的社区,要帮助找出差距,推动其上新台阶;对相对后进的社区,要抓住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帮助其走上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搞好检查验收。

对下基层挂点社区工作,实行“一年考核,三年验收”。验收的主要标准是看领导班子建设是否有新加强,看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是否有新提高,看社区各项建设是否有新发展,看解决突出问题是否有新成效,看工作机制是否健全落实,看群众对下基层挂点社区工作是否满意。对挂点工作不到位,挂点社区工作不得力,问题没有解决,群众不满意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责成有关单位继续安排干部挂点,直到验收合格。

(四)建立定期报告制度。

每位挂点干部要做好挂点工作日记,每季度末要向区委基层办书面报告下基层挂点社区工作进展情况。年度工作总结由区委组织部汇总后向区委和市委基层办汇报。平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反映有关情况。

 

附件:1.区五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街道、社区安排表(略)

         2.第一批区直单位干部挂点社区安排表(略)

 



附件:

相关法规: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